2017/05/15

所有悲傷,都值得被理解 | 聽我說故事 | Iris手記


「我沒辦法跟你要求你不要吸毒,因為我自己沒有做好,但,我還是希望你不要吸毒。」今天在監所的課程中,聽見學員對自己的孩子這麼說。

剛過完母親節,今天是監所的家庭日,來了學員的父母、孩子,每一次到了這一天心情總是五味雜陳,卻也特別感動,因為有滿滿的「愛」。

今天來了好多孩子,有時難免會想:這對孩子是否太過沉重?

看見學員與孩子之間的互動,也誠實地面對孩子,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,這是真實的相處,對孩子也是非常需要的。與其隱瞞,讓孩子有個不知所措的童年,不如讓他們清楚明白,對於未來,可以更勇敢地選擇。

也因為這個議題,讓我對監所學員親子教育有了更深切的探討。

下午,終於有了空擋,可以到書店逛逛,「媽媽,我好想你~給病人與家人的關懷手冊」是一本協助孩子面對家人生病如何處理情緒的書,每每道出想要了解的議題,宇宙總是友善地回應。

回家好好閱讀了這本書,繪本的形式讓可以閱讀的年齡層增加了。許多大人以為孩子還小,所以不需要說太多,我卻以為並非如此,甚至教育之所以重要,就是因為我們得讓孩子好好學習這些議題,而孩子「安全感」的產生也是情緒處理的重要一環。

記得弟媳生第二胎時,因為有許多突發狀況,所以必須住院一個月,大侄子只好住在奶奶家,幸好在這之前,弟弟和弟媳早已告知大侄子狀況,四歲的大侄子非但沒有吵著找媽媽,甚至還會自己勉勵自己:媽媽要照顧弟弟,所以我住在奶奶家。

當家中發生重大事件,就是全家人的事,沒有理由,讓孩子置身事外。孩子跟你一樣,悲傷需要理解。與其隱瞞,不如用彼此都可以理解的方式,讓他明白:家裡發生事情了,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努力,一切都會好起來。

當我們開始這樣做,也是給自己一個出口。


所以,別再認為孩子還小、聽不懂,孩子的呈現會因為你的教養而改變。

媽媽 我好想妳--給病人與家人的關懷手記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